印度的出口限制擾亂市場,菲律賓大米價格通脹創近五年新高。
由於印度對大米的出口限制持續影響亞洲及西非地區,菲律賓的大米價格飆升,成為全球大米進口商的最新警告信號。2023年8月,該國的大米價格經歷了近五年以來的最快速度增長,這使得人們回想起2018年的價格沖擊,當時菲律賓終止了長達二十年的進口限制。
在全球多國都急於確保大米供應的背景下,菲律賓央行本週發出警告,表示如有必要,準備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經濟學家雪莉·穆斯塔法也表示:“目前的市場中充斥著許多不穩定因素,出口限制進一步加劇了大米價格的上升壓力。”
面對印度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抑制通貨膨脹而實施的大米出口限制措施,多國對保障糧食供應感到日益擔憂。菲律賓在8月31日便已頒布法令,對該國的大米零售價格實施上限。
越南總理范明正於9月7日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雙方都同意在東盟峰會上盡快簽訂政府間的大米貿易合作協議,以共同確保糧食安全。印度尼西亞也首次與柬埔寨達成大米供應協議,年供應量高達25萬噸,這是2012年簽署的同類協議量的兩倍。
與此同時,為了遏制食品成本上漲,其他國家也加強了措施。馬來西亞因被指控以進口大米價格銷售本地大米,已開始限制大米的購買,並對批發商和磨粉廠進行檢查。緬甸則實施了強制性大米儲備記錄制度,以控制國內價格和抵制投機活動。
儘管本週亞洲大米價格有所下降,但其價格仍處於2008年以來的接近最高水平。
你可能感興趣
越南國際商業股份銀行(HOSE: VIB)驚人開局!首季狂賺2.4兆越南盾、活存暴漲17%,震撼越南銀行圈
越南平陽省物流業崛起,瞄準地區龍頭地位
越南收入飆升,超越柬埔寨、菲律賓,挑戰東協五哥地位